导读:
家长要遵循一个原则,就是是父母不需要直接介入孩子的学习内容,因为家长不是老师,重要的是提供支持而不是直接干预,如果只是一味的纠结在孩子的学习内容上,肯定会弄得孩子不开心,家长很劳累。
国庆长假归来后,孩子的心可要收一收了,这几天就有很多网友后台私信小智,说孩子国庆回来之后学习不用心,总是想着玩。那么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,小智在这里总结了3个方法,家长们快学习起来
根据学习特点,找到合适的方式
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中,通过观察孩子,找到孩子的学习特点,提供适合他的学习方式。
1、听力辅助
擅长用听力学习的孩子占30%,给这些孩子讲故事或者放录音来学习,学习效果往往更好,比如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念出来,这样会对孩子的理解有很好的帮助
2、视觉辅助
65%左右的孩子更喜欢视觉辅助,对于这些孩子来说,在背单词或者学语文的时候给他们展示相关图片会很有帮助
3、动手辅助
还有大约5%的孩子最适合通过动手来学习,对于陌生的学习内容,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遍就会理解得更快
所以,每个孩子都是用同一种学习方法,不如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合她的学习方式,就能帮助他们在学习上事半功倍。
培养责任感
也就是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,很多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很弱,其根本原因在于家长过多地替代孩子去关注学习任务的完成,慢慢的,孩子就形成了一种“我是替父母学习”的错觉。
这个时候,建议的方法是把孩子所有的任务都写在一张很大的纸上,用视觉的方法让孩子知道他有多少事。这跟我们大人,在自己生活、工作当中列任务清单是一样的道理。时间是很抽象的东西,对小孩子来说,理解困难,你就帮他用具象的方式呈现出来。可以把时间长短画成大圈小圈,或者长条短条,让孩子看见他有多少工作。然后无论孩子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,家长只需要在适当的时间节点,关注两个问题“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?“”是否满意自己的学习任务?“一切的过程让孩子自行完成,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,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责任感
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
美国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,马丁·塞利格曼做过一项研究,他发现,孩子在8岁左右就开始形成自己解释事情的逻辑了。在这个阶段,引导孩子形成乐观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要。
有三个原因会决定孩子的价值取向:
父母对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
孩子失败时父母批评的方式
童年生活中的重大负面事件
如果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,孩子就会觉得不论自己怎么努力,坏的结果总会出现,就更容易选择放弃。所以父母在解释一件事时,一定要注意方法,尽量把概括化和个人化的因素,和好事联系起来,而不要把坏事归结在这些因素上。比如,孩子算不出算术题,你不能说“女孩子数学就是学不好”,或者“我们孩子就是数学不行”,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形成悲观的解释方式。但是如果孩子表现得好,比如他讲了个精彩的故事,你就可以夸他的表达能力特别强,或者表扬他之前读的故事书很有用。提醒孩子之前的学习过程对结果的积极影响,这样孩子在将来遇到困难时,就会更愿意去付出努力。
本期话题:
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这件事上,您有什么好的方法吗?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下吧
带娃不易
点赞收藏转发却很容易,也别忘了关注我们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