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有每年一度的高考,古有三年一次的科考。科考制度从隋唐开始,一直被后来的各个朝代沿用,直到清光绪三十年仍在发挥着遴选官员、尤其是文官的重要作用。
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,历时296年,共传了十二位皇帝,产生114名状元。前期努尔哈赤、皇太极未入主山海关,没有学习儒家王朝的科举制度。清末溥仪在位期间,已不具备举办科举的政治条件。除此之外,中间的9位皇帝都勤勤恳恳地每3年一场科举,甚至会不定时地加场,总共设立了21次恩科(特别的开科考试)。
皇帝在位时长决定了他统治下能有多少位状元。康熙和乾隆钦点的状元达到48位,约40%,基本上能与他俩在位120年的超长待机时间匹配上。清朝后期的几位皇帝,明显电量不足,在位期间也就5、6个状元。
由于科举考八股文,历来是农耕区的优势,因此,除3位满蒙状元外,其余111名状元基本都出现在传统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区域。其中,江苏一枝独秀,地方不大,约占清朝版图的0.8%(10.7万平方公里/1316万平方公里),却产生了49位状元,占42.98%。
当然,包邮区里的浙江也很优秀,摘得20个桂冠。算上安徽、山东、福建,华东地区一共有87名状元,超过四分之三,绝对力压其他片区,可谓优秀的人总是跟优秀的人抱团,强者恒强。
考中状元,那可是顶级学霸的荣耀,不光奠定了个人仕途的波澜壮阔,还能为家族带来长久不衰的光环,加速豪门望族的兴起。55个姓氏出现在了金銮殿上,其中王、吴、陈三大姓分别有8位、7位、6位状元。若是我家也有这么多状元,想想就觉得可以美到不想醒。
科举的状元很厉害,三年出一个,而今高考的状元,每年每个省都会有2个。如果把历年高考的各省状元拉出来分析,也许能够发现更有趣的知识哦。
马上各省的考分即将公布,状元花落谁家?你觉得我们应该对状元保持怎么的关注比较合适?
说明:图片全部原创,如需引用,请注明出处。